PART 1 企业数智化与数智产品
1.1 企业数智化基本概念
1.1.1 企业数智化三阶段的主要特征
1.信息化阶段:以ERP、CRM等系统为核心,通过业务流程管理(BPM)实现跨部门协同,消除信息孤岛,提升运营效率。例如,BPM作为“粘合剂”确保信息流高效流动,减少沟通成本。
2.数字化阶段:通过数据整合构建智能决策中枢,利用大数据分析驱动决策。典型应用包括客户体验管理(CEM),整合全渠道数据实现个性化服务,形成“洞察-决策-反馈”闭环。
3.智能化阶段:结合知识管理(EKM)与AI技术,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、智能匹配与预测性服务。例如,构建知识图谱实现精准服务推送,并建立自学习闭环持续优化服务质量。
1.1.2. EDIT工作方法
1.问题探查-Explore:监控运营指标,识别异常(如客户资产留存率下降)。
2.根因分析-Diagnose:通过定性和定量方法,定位根因(如客群流失的原因)。
3.指导方案-Instruct:制定解决方案(如构建营销闭环、标签体系精准触达)。
4.数据技术-Technology:利用数据科学工具支持提供支持(如精准营销模型)。
1.1.3. 数智产品六要素
1.指标体系:定义核心指标(如3A3R模型指标),支撑运营基线评估与迭代。
2.服务对象:绘制用户画像(如经营贷款标准用户),明确其特征与需求。
3.标签体系:构建客户标签(如消费偏好、行为特征),支持精准分群。
4.运营策略:基于事件库(如动账类事件)触发个性化营销策略。
5.运营流程:搭建营销闭环系统,实现“创建活动→效果追踪→迭代优化”。
6.材料与内容:动态生成千人千面素材(如结合地域特色的文案)。
1.1.4. 四类典型数智应用
1.经营分析类:通过数据驾驶舱监控关键指标(如收入增长率),支持管理层决策。
2.策略落地类:制定基于量化方法的人-货-场匹配策略,比如精准营销策略。
3.对话系统类:智能客服结合知识库问答,解决85%常规客户咨询。
4.运营服务系统:支持企业照常业务的系统,比如私域客户运营平台,基于热点匹配生成引流内容。
【例题解析】
问题内容 |
选项A |
选项B |
选项C |
选项D |
答案 |
在企业数字化背景下,客户体验管理(CEM)的核心目标是什么? |
通过自动化流程降低客服人力成本 |
收集用户满意度评分以优化产品功能 |
建立以数据驱动的客户旅程闭环优化机制 |
增加线上渠道的客户触点数以提升曝光率 |
C |
解析:
1. 正确答案C:现代客户体验管理(CEM)的核心是通过整合全渠道数据(如行为数据、反馈数据),构建客户旅程的实时监测与分析闭环,实现基于数据的持续体验优化(参考HEART模型)。
2. 选项A(降低成本)是CEM的间接效果而非核心目标;
3. 选项B(满意度评分)仅是评估手段,无法覆盖体验优化的全流程;
4. 选项D(增加触点)属于渠道策略,与体验管理的本质无关。
该题考察候选人对数字化体验管理本质的理解,需区分“工具应用”与“战略目标”的差异。
1.2.2 需求分析与需求管理
1.业务驱动因素与目标:
客户需求、技术演进、市场竞争、企业文化、管理变革、业务创新六大因素驱动需求分析,目标为精准识别利益相关者需求并确保解决方案对齐战略。
2.重要概念:
需求层级:业务需求→相关方需求→解决方案需求(功能/非功能性)
KANO模型:划分基本型、期望型、兴奋型需求优先级
设计思维双钻模型四阶段:通过探索(用户研究)、定义(痛点聚焦)、开发(原型)、交付(度量体验)四阶段挖掘需求。
3.实施方法:
采用双钻模型:发散(桌面研究/用户访谈)→收敛(需求归类/优先级排序),输出需求规格书、追踪矩阵及产品待办清单。
4.效果检验:
评估需求溢出率、变更率、准确性及一致性,AI需求需额外验证数据可行性(规模/标注一致性)与动态演进能力。
5.AI需求分析特点 :
动态演进:数据迭代驱动需求优化(如风控模型季度更新)
概率化输出:接受置信度阈值(如<85%转人工)
强数据依赖:数据质量(百万级样本/标注一致性)决定可行性
多维度风险:技术幻觉、算法偏见、合规风险(GDPR/可解释性)需前置管控。
1.2.3.用户体验设计与管理
1.驱动因素与目标:
市场竞争同质化、用户期望提升、技术进步(移动/AI)推动体验设计,目标为提升易用性、满意度及忠诚度,原则包括用户中心、反馈及时、可用性优先。
2.相关概念与核心工具:
用户画像:分为定性和定量,均是明确用户特征、偏好、诉求等
用户体验地图:可视化用户旅程中的行为、痛点与机会点
服务蓝图:拆解前台交互、后台支持与跨部门协作流程。
3.关键过程:
用户研究:定性(深度访谈/焦点小组)+定量(A/B测试/行为分析)
原型设计:低保真草图→高保真可交互原型
评估优化:HEART模型度量愉悦度、参与度、留存度等维度。
4.效果检验
财务维度:ROX(体验投资回报率)
客户维度:NPS(净推荐值)、CES(费力度)
流程维度:问题整改率、UI组件复用率
成长维度:员工体验知识考核通过率。
5.AI体验设计特点
信任构建:通过可解释性(如SHAP值)降低“黑盒”疑虑
人机协同:定义置信度触发人工接管规则(如医疗AI需医生终审)
动态个性化:基于行为反馈优化服务(如YouTube推荐算法)
伦理前置:数据最小化收集与显式控制权(如位置权限开关)。
【例题解析】
问题内容 |
选项A |
选项B |
选项C |
选项D |
答案 |
在设计思维的“双钻”模型中,某团队通过用户访谈和观察明确了产品核心痛点,并基于资源约束将问题范围聚焦于“老年用户对语音交互功能的需求未被满足”这一关键挑战。此时团队的主要活动是提炼关键问题并确定优先级。该团队当前处于哪个阶段? |
探索(Discover):深入研究用户特征及使用场景,广泛收集需求 |
定义(Define):基于调研结果提炼核心问题,明确资源取舍与聚焦方向 |
设计(Develop):发散潜在解决方案,暂不考虑技术可行性 |
交付(Deliver):构建原型并迭代测试,验证方案有效性 |
B |
解析:
1. 选项A(探索阶段):核心是发散性研究(如用户访谈、竞品分析),目标是全面理解现状,与题干中“聚焦问题范围”的描述矛盾。
2. 选项B(定义阶段):核心是从前期调研中提炼关键问题(如题干“老年用户语音需求未被满足”),基于资源约束进行优先级排序与范围聚焦,与题干完全匹配。
3. 选项C(设计阶段):核心是方案发散(如头脑风暴、原型草图),题干未涉及解决方案生成。
4. 选项D(交付阶段):核心是原型实现与用户测试(如A/B测试),与“问题聚焦”无关。